大家有沒有感覺到,人類正在逐步進入“人工”時代,“人工智能”、“人造器官”,大家已經屢見不鮮了,還有身邊的人工助孕出生的小寶寶,相比其他的,通過人工助孕技術誕生的新生命,往往更受到大家的關注。
1978年,第一例試管嬰兒Louise Brown的誕生將輔助生殖技術(ART)推上了現(xiàn)代醫(yī)學的舞臺,它不僅為不孕夫婦帶來生育的新希望,也為人類生殖奧秘的探究開啟了新視角。
據(jù)統(tǒng)計,中國每年大約有30萬個試管嬰兒誕生,這些被人工助孕技術輔助孕育的生命,和自然妊娠的寶寶有什么不同嗎?他們是否可以像普通寶寶一樣健康的成長?
對于這些疑問,大家從未停止懷疑。
據(jù)歐洲人類生殖及胚胎學會2014年報告顯示,全球經體外受精技術出生的子代已超過5百萬(不含中國地區(qū)),估計以每年至少50萬的數(shù)量在增長。這樣巨大的來自于人工干預技術的子代群體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受到關注,這種關注不僅來于業(yè)內,更來自于全社會。
試管嬰兒寶寶和自然妊娠寶寶健康狀況無明顯差異
畢竟是人工技術輔助孕育的寶寶,從一開始就被大家質疑出生缺陷和不健康,這個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熱點。但是,輔助生殖技術發(fā)展至今40余年,國際上多項大型出生隊列研究項目均提示IVF子代出生缺陷發(fā)生率與自然人群并無差異。
對ART(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子代安全性的研究,從未停止。有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試管嬰兒子代出生缺陷發(fā)生率為1.23%(189/15,405),與自然妊娠子代(1.35%)無差異;凍融胚胎移植(FET,1.09%)、夫精人工授精(AIH,1.26%)、供精人工授精(AID,1.27%)子代出生缺陷率也均與自然妊娠相當。
目前積累的數(shù)據(jù)顯示,ART子代身高、體重、智力、心理行為均在正常范圍,常見疾病如哮喘、其它過敏性疾病等發(fā)生率也與自然妊娠子代無顯著差異。
多數(shù)研究者認為試管嬰兒子代雖然低出生體重發(fā)生率較高,但在1周歲以后,身長、頭圍、體重均與一般人群無顯著差異,在進行單/雙胎、性別分層分析后依然無差異。
也有一項隨訪研究表明6~10歲時,IVF子代中極低出生體重者較年齡匹配的自然妊娠子代身高更高,提示IVF子代生長速度可能較自然妊娠子代要快。
在智力及心理行為發(fā)育方面,大部分研究均認為ART治療與自閉癥譜系疾病、智力發(fā)育、學校表現(xiàn)、情緒障礙均不相關。對不同ART技術間的比較分析,包括ICSI比較IVF,ICSI比較自然妊娠,PGD比較自然妊娠,卵子激活比較自然妊娠,也未發(fā)現(xiàn)顯著差異。
而其它疾病,包括腫瘤、過敏性疾病等,在ART子代中的發(fā)病率也與自然妊娠無明顯差別。
但由于ART廣泛應用的時間還相對較短,目前對于子代發(fā)育的研究還不完善,現(xiàn)有樣本量也較小,再加上實施IVF技術的夫妻大多為本身就存在生育問題的人群,是否對子代的健康存在潛在的影響,我們還不能給出明確的答案。
總之,目前的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試管嬰兒子代健康狀況屬正常范圍,ART技術并不會明顯影響子代的體格、心理行為、以及青春期發(fā)育。ART子代腫瘤等重大疾病或其它常見疾病發(fā)生率也與自然妊娠并無差別。
愛泰總結:我們不能否認,個體一生的健康,與生育早期發(fā)育密切相關,所以,輔助生殖技術在追求高妊娠率的同時,應該以“單胎、足月、健康”為首要目標,保證試管嬰兒子代健康。